车入寻常百姓家

      车入寻常百姓家 へのコメントはまだありません

车入寻常百姓家

作者:王友明

      说起车和我们的生活,真是感慨良多啊……
  早些时候,自行车都很少,数百口人的一个村子,也难有几辆。在“自行车”、“缝纫机”、“手表”并称为“三大件”的年代,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,每年一个单位只能分到几张最多不过十张购车票,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。那时候,走在大街上、公路上,很少能够看到汽车,如果家里能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非常令人羡慕的,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。每年回家探亲,父亲都是借来自行车接送我。
  到了80年代,自行车才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,成了广大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。什么“飞鸽”牌、“红旗”牌、“永久”牌、“凤凰”牌,应有尽有。三年间,我就为亲戚朋友购买了十几辆自行车。年愈古稀的父亲也骑着崭新的“永久”牌自行车,赶庙会、走亲戚,感到特别的风光。同时,乡村也通了公共汽车,火车更是四通八达,到哪儿去也都方便了许多。
 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,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,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,交通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乡下的小弟不仅拥有了拖拉机、农用三轮车,还拥有了摩托车、电动车。昔日的板车、马车、驴车时代早已被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。居住在城市里的女儿女婿,也嫌蹬自行车既慢又费力,让其退居“二线”,换成了摩托车和电动车。女婿还学会了开车,等条件成熟,也准备购买一辆家用轿车。
  瞧,现在人们出行,不是电动车、摩托车,就是家用小轿车,出租车更是随叫随到,想去哪儿,只要说一声。闲暇之时,伫立街头,我欣喜地发现,各式各样的高档自行车、电动车、小轿车、公交车已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摘自《人民网》2008年10月03日

生词:

感慨gǎn kǎi:物事に深く感じること。  缝纫机féi rèn jī::ミシン。

凭票pín piào:商品券と引き換えに。    单位:勤め先。

崭新zhǎn xīn:斬新な。         羡慕xiàn mù:うらやむ。羨望する。

探亲:親戚回りをする。          年愈古稀:年が70の坂を越えている。

赶庙会:寺の縁日や縁日の市に赴く。    

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:天地を覆す。極めて大きな変化を形容する。

拖拉机tuō lā jī:トラクター。      板车:大八車。手押し車また三輪車。

女婿xu:娘婿。              轿车jiào chē:乗用車。

伫立zhù lì:長時間立つ。たたずむ。    高档gāo dàng:高級の。上等の(商品)。

中国のネット上のアルファベット文字

みなさん、こんにちは。

最近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のブログなどに沢山のアルファベット文字が使われます。若者達が作ったこれらの独特な文字を見た瞬間は、本当に戸惑いますね!よく考えて、なるほど、便利だなあっていう感じです。(ほとんどはピンインの省略です、一部分は英語の省略です。)複雑な漢字よりアルファベット文字のほうが、随分入力時間を短縮できますしね!今日は、よく見られるアルファベット文字の一部を見てみましょう!

人物:

MM:妹妹 mèi mei (妹さん)
GG:哥哥 gēge (お兄さん)
DD:弟弟 dìdi (弟さん)
JJ:姐姐jiějie (お姉さん)

LG 老公lǎogōng (主人):若夫婦の間でよく使われる呼び方。
LP 老婆lǎopó (妻):若夫婦の間でよく使われる呼び方。
GF:girl friend,女友 nǚyǒu (彼女)
BF:boy friend,男友nányǒu (彼氏)

PLMM:漂亮美眉,piàoliang měiméi (綺麗な女の子):「美眉」は「妹妹」の語呂です。
XDJM:兄弟姐妹 xiōngdìjiěmèi (兄弟姉妹)
BL 男同性恋 (玻璃) nán tóngxìngliàn (bōli) (男同士の同性恋愛者)
GL 女同性恋 nǚ tóngxìngliàn(女同士の同性恋愛者)

汚い言葉:(使用しないでください、大変失礼です。)

NB(A)  牛逼(啊)niúbī(ā) (態度や行為が傲慢である。)
TMD 他妈的tā mā de (他人を侮辱する時の汚い言葉。「くそ」「畜生」)
H 黄huáng (エロ)
LJ:  垃圾lā jī (ゴミ)
SL 色狼 sè liáng (スケベ)
BD:笨蛋 bèndàn (馬鹿、阿呆)
LM:流氓liú máng (チンピラ、スケベ)
SJB:神经病shénjīngbìng (精神病)

賞賛の言葉:

PL 漂亮piànliang (綺麗)
PFPF:佩服佩服pèifu pèifu (感心する、尊敬する)

我和电话的故事

      我和电话的故事 へのコメントはまだありません

我和电话的故事

作者:游海滨

      小时候玩打电话的游戏,两个纸盒穿上一根线,我在这头喊“喂”,哥哥在那头应“哎”,那时我们没有见过真正的电话。
  1989年姐姐考上了师大,走出了农村。入学报到那天,母亲送她去石家庄,刚坐车走了不久,村里的喇叭上就喊有姐姐的电报,我跑去拿,原来开学推迟了一个月,妈妈和姐姐白跑了一趟。我那时就想要是村里(还不敢想家里)有部电话该多方便呀。
  1992年从珠海上班的姑父回来拿着一个有按键的“砖头”,我们好奇的问这是啥呀,姑父笑笑说:“这叫‘大哥大’,就是移动电话。”电话还能移动着用?我头一次听说,心中充满了好奇。
  1994年电话线架到了我们村,安一部电话要两三千元,普通百姓安不起,再说给谁打呀!那些开厂子的、做生意的先安上了,后来邻居的商店里安了一部公用电话,在外上班的姐姐有事时打电话来,那位慈祥的老人就会来到我家喊:“有你们的电话,过5分钟就又打来了,准备去接吧。”记得我第一次接电话心情格外激动,把听筒都拿反了。
  1998年安电话便宜了,才六七百元,安电话的农民也越来越多,为了方便,我家也安了一部,我挑的号,母亲还特意做了一个电话垫儿和罩子。这时我也开始交女朋友,不用再在公用电话那儿不好意思的说悄悄话了,感觉真方便。
  婚后妻子在40多里外上班,我也离家十几里,有时商量事儿很不方便,看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,2002年我也买了部二手手机,笨重且待机时间短,话费高,月租就30元,但我还是很高兴,只是没重要事情轻易舍不得打。
  2004年手机便宜了,我和妻子都买了新手机,我的有和弦铃和七色背景灯,能放音乐逗孩子玩儿,妻子的是彩屏带英汉词典,便于工作学习之需。手机通讯录里的号码也越来越多,找朋友、商量事儿几秒钟就能联系上。
  2008年,电视手机、高像素拍照手机、炒股手机、导航仪手机、智能手机等纷纷推出,功能越来越多,价格却一降再降。科技的发展早已超出了儿时的想象,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,看来电话的故事我永远也讲不完了。

摘自《人民网》2008年10月22日09:50征文

生词:

喇叭lǎ bā:ラッパ。          按键àn jiàn:ボタン。

慈祥cí xiáng:慈悲深く優しい。老人の態度や顔つきをさす。

垫儿diànr:下に敷くもの。       罩子zhào zi:かぶせもの。

悄悄话:内緒話。            二手:中古。

和弦铃hé xián líng:携帯の和音の着メロ。

背景灯:バックライト。         彩屏píng:カラー携帯電話。

通讯录:電話帳。            高像素拍照手机:高画像カメラ付き携帯。

炒股手机:株を売買する機能がある携帯。 导航仪手机:ナビ付き携帯。

问候语的变迁

      问候语的变迁 へのコメントはまだありません

问候语的变迁

沈琦芳

       “吃了吗?”我们这些中老年人记忆犹新,当年见面打招呼时都用这句话作为问候语。从来不知饿滋味的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们百思不得其解,如今吃顿饭算什么呀,为什么年龄大的人当年的问候语都是“吃了吗?”
  那时候,“吃”是个大问题。改革开放前,粮食紧张、物质匮乏,,我那时是学生,每月定粮30斤,由于荤菜难得吃到,肚子里油水少,那时每顿饭吃完总爱把沾在碗底的饭粒舔干净,还觉得意犹未尽,肚子没有吃饱的那种满足感。那时山芋干、豆腐渣是难得的好吃的东西,鱼肉、豆制品等要凭票供应,由于营养不良,有些人得了虚胖的“浮肿病”。
  如今,很少再听到“吃了吗”的问候语,因为“吃”早已不是问题。大家的问候语也趋向多元化,“买房买车了吗”?“出去旅游了吗”?“上网了吗”?等等成为时下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。我家餐桌上的变化更是巨大,鸡鸭鱼肉、时令蔬菜,每餐必有荤菜,吃饱吃好还要讲究营养风味,和家里人、亲朋好友下馆子去享受一下美食,也成了平常事。
  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后,大家都争先恐后为灾区捐款捐物,许多人见面就问“捐了吗”? 记得32年前唐山大地震时,我想捐款献爱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,如今钱袋子鼓了,终于有了表达爱心的物质基础。
  从“吃了吗”?到“买房了吗”、“出去旅游了吗”、“捐了吗”,问候语的变迁,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社会生活的巨变,印证了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富民之路!

摘自《人民网》2008年11月04日21:51  

生词:

百思不得其解:いくら考えても理解できない。

匮乏kuì fá:乏しい。        荤菜hūn cài:肉料理。

意犹未尽:まだ興が尽きない。    豆腐渣zhā:おから。

浮肿病:むくみ。          捐款juān kuan3:お金を寄付する。

鼓gǔ了:膨らんだ。         变迁qiān:変遷。

折射zhé shè:(光の)屈折。     印证:間違いなしと証明す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