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候语的变迁
沈琦芳
“吃了吗?”我们这些中老年人记忆犹新,当年见面打招呼时都用这句话作为问候语。从来不知饿滋味的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们百思不得其解,如今吃顿饭算什么呀,为什么年龄大的人当年的问候语都是“吃了吗?”
那时候,“吃”是个大问题。改革开放前,粮食紧张、物质匮乏,,我那时是学生,每月定粮30斤,由于荤菜难得吃到,肚子里油水少,那时每顿饭吃完总爱把沾在碗底的饭粒舔干净,还觉得意犹未尽,肚子没有吃饱的那种满足感。那时山芋干、豆腐渣是难得的好吃的东西,鱼肉、豆制品等要凭票供应,由于营养不良,有些人得了虚胖的“浮肿病”。
如今,很少再听到“吃了吗”的问候语,因为“吃”早已不是问题。大家的问候语也趋向多元化,“买房买车了吗”?“出去旅游了吗”?“上网了吗”?等等成为时下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。我家餐桌上的变化更是巨大,鸡鸭鱼肉、时令蔬菜,每餐必有荤菜,吃饱吃好还要讲究营养风味,和家里人、亲朋好友下馆子去享受一下美食,也成了平常事。
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后,大家都争先恐后为灾区捐款捐物,许多人见面就问“捐了吗”? 记得32年前唐山大地震时,我想捐款献爱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,如今钱袋子鼓了,终于有了表达爱心的物质基础。
从“吃了吗”?到“买房了吗”、“出去旅游了吗”、“捐了吗”,问候语的变迁,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社会生活的巨变,印证了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富民之路!
摘自《人民网》2008年11月04日21:51
生词:
百思不得其解:いくら考えても理解できない。
匮乏kuì fá:乏しい。 荤菜hūn cài:肉料理。
意犹未尽:まだ興が尽きない。 豆腐渣zhā:おから。
浮肿病:むくみ。 捐款juān kuan3:お金を寄付する。
鼓gǔ了:膨らんだ。 变迁qiān:変遷。
折射zhé shè:(光の)屈折。 印证:間違いなしと証明する。